筑品国际

珠海市城市绿地遥感解译及其景观格局分析----孙彩歌(博士)

2018-06-04

主题:珠海市城市绿地遥感解译及其景观格局分析


主讲人:孙彩歌(博士)


讲座内容:

1、珠海市城市绿地遥感解译

项目目标:对城市绿地信息进行解译,并开展实地调绘,建立以遥感 数据、绿地信息数据和各项绿化指标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的城市园林绿化基础数据库。升级原中心城区园林绿化系统,建立覆盖全市建成区的园林绿化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城市园林信息的可视化和快速查询与应用,全面完成珠海市城市绿地遥感调查任务。

绿地遥感解译过程:(1)进行资料分析、现场踏勘、业务部门访谈;购买遥感数据PLEIADES(普莱亚);(2)遥感数据预处理;(3)绿地信息遥感解译;(4)实地调绘;(5)园林绿化指标统计;(6)制图与数据报表。


指标计算与现状分析: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等指标。

 2、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格局:主要指空间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景观格局指数:高度浓缩了景观格局信息,是用来建立格局与景观过程之间的定量化研究指标。通过Fragstats 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 。

最后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珠海市香洲区绿地系统情况,如绿地类型多样性、景观破碎度、蔓延度等,总结现状绿地布局的问题,为今后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学术讨论

    

学术讲座之后,大家都进行热烈的讨论,氛围很活跃。

许自力老师认为Slam算法的信息收集处理很细致,但是相对的成本会不会很高。许老师希望能够加强专业合作,将地理研究所对数据的处理和华工对形态的处理结合起来,实现数据可视化的共赢结果。

黄铎老师希望地理研究院能够推荐一些学生可以使用的免费数据和平台,简单处理数据的方法。

赵渺希教授则希望通过地理数据作为工具,比较大尺度规划方式的优劣。并以深圳和广州的不同绿地布局模式为例,展开激烈的讨论。赵老师站在数据处理的可能性提出,两个相近地区,必然有很多相似性,但是规划方式却不同,能否通过地理数字手段,评断两者的优劣。

翁奕城老师则认为赵老师的建议很有启发性,但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毕竟差异性大,比较研究难度很大。同时认为今后空间技术和空间设计应相互促进,有更多的融合,也希望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地理研究所今后有更多的研究合作。

还有部分学生提出,这种收集数据的方式,数据量会不会很大,是如何处理的。针对大家的提问,李主任和孙博士都一一做了详细的回答。




合影留念

学术报告结束后,主讲专家和参加的各位老师和嘉宾合影留念。